
二甲胺|三甲胺
二甲胺是一種有機物,化學式為C2H7N,為無色氣體或液體,高濃度或壓縮液化時,具有強烈的令人不愉快的氨臭,濃度極低時有魚油的惡臭。用作生產藥物、染料、農藥、皮革去毛劑、橡膠硫化促進劑、火箭推進劑等。
二甲胺|三甲胺氣體生產方法:
工業上甲胺用甲醇和氨在高溫下通不定期裝有活性氧化鋁催化劑的轉化器來合成,但甲基化反應并不停止在一甲胺階段,因此所得到的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混合物。控制甲醇和氨的比例,使氨過量,并加水和循環三甲胺有利于生成一甲胺和二甲胺,當氨的用量為甲醇的2.5倍,反應溫度為425℃,反應壓力2.45MPa時,可獲得一甲胺10-12%,二甲胺8-9%,三甲胺11-13%的混合胺。 由于在常壓下三甲胺與氨及其他甲胺形成共沸物,所以反應產物采用加壓精餾和萃取精餾相結合的分離方法
二甲胺|三甲胺應急處置: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 min。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 min。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予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氧氣呼吸器或空氣呼吸器。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橡膠手套。其他: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泄漏應急處理: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二甲胺|三甲胺氣體管理系統:
操作的管理: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穿防靜電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儲存的管理: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運輸的管理:本品鐵路運輸時限使用耐壓液化氣企業自備罐車裝運,裝運前需報有關部門批準。鐵路非罐裝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采用鋼瓶運輸時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并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并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酸類、鹵素、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禁止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廢棄的管理:用控制焚燒法處置。焚燒爐排出的氮氧化物通過洗滌器除去。